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想生二胎只有一個理由

幾天前吃晚飯的時候,兒子冷不丁問我:「媽媽你啥時給我生個妹妹?要不,生個弟弟也行。」不知小傢伙為什麼突然冒出這個想法,但卻觸動了我的內心。週六,廷廷姐姐考完試來了,晚上瑞老姨要走,廷廷姐姐也想跟著回去,當時我正在洗衣服,兒子可憐巴巴地來到我跟前,沉著臉欲哭的樣子,我問怎麼了,兒子小聲囁嚅著:「媽媽,廷廷姐姐要回家,我不想讓她回家。」「那你去跟老姨和姐姐商量吧!告訴姐姐你的想法」兒子去跟姐姐說了,從他隨後的歡呼聲中也知道姐姐肯定答應留下來了。對於廷廷姐姐的瘋鬧,我們向來都是想敬而遠之,而年幼的兒子則不同,有個玩伴,正是他所需要、所喜歡、所期待的。這兩天,屋子裡到處都是她倆玩過的痕跡,到處洋溢著兒子響亮、快樂的笑聲,即使有些玩法是平日司空見慣了的,而換了廷廷姐姐陪著,快樂程度就是有很大的不一樣。兒子現在與小時候相比,交友、需要玩伴的慾望極其強烈,常常早上一睜開眼就嚷著要去劉劉家、元寶家,大姨帶著他挨家串門子已經成了經常性的事情。讓兒子有個伴——不只針對現在,也針對將來,就是我想生二胎的唯一理由。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想想看,等他們長到五、六十歲或再大些父母已經不在的時候,沒有兄弟姐妹,該有多麼孤單?



    誠然,一個孩子有一個孩子的諸多好處。比如:可以得到充分的愛撫和關懷,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些是幼兒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礎;能夠擁有較為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即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也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總是盡量滿足孩子發展的基本需要;父母能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培養孩子多種多樣的藝術興趣,帶領孩子參觀遊覽,解答孩子的各種問題,陪孩子遊戲,給孩子讀書,因此,多數獨生子女的知識面比較廣,記憶力比較強,思維也比較活躍。只是這些,都不足以和我的理由相比較:除了父母,孩子的一生還應該有至親的伴兒。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上有三個姐姐、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妹妹,在當年,也算是孩子非常多的了。年幼的我們讓父母非常辛苦,兄弟姐妹之間也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或打架,以大姐和二姐為例,母親當年曾發誓要把她倆都嫁得遠遠的,一個去大南方、一個大北方,讓她們一輩子都見不到,免得總有矛盾。可現在,三個姐姐住得極近,二姐、三姐住隔壁,離大姐家走路不用三分鐘,想想母親的誓言,該是多麼有意思的事呀。只是現在,姐妹之間的爭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幫助、扶持,以及齊心協力照顧父母。這次大哥生病,是姐妹兄弟把他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儘管他的生活方式一直讓我們不喜歡,但血濃於水,這是無法割捨的親情。我們拿了住院費,為他補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唯一的希望就是姐妹兄弟多團聚幾年。



    再說我吧,是家裡最晚要孩子的,生兒子的時候公公婆婆不能幫忙,二姐提前十天就顛巴顛巴地跑來,一直照顧我和兒子近三個月。正在我為接下來找保姆發愁的時候,大姐又自告奮勇地來了,把姐夫一個人扔在家。雖然,有月嫂、有保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和家人相比,能一樣嗎?雖然現在好人多,但萬一讓咱遇到個壞的,那可怎麼辦呀?除了教育我負責,其他方面我基本不用管,大姐象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大姐說要超過)照顧兒子,每次做飯都調著樣,粗細搭配,玉米面的發糕、玉米面的麵條、餃子、饅頭、二米飯、八寶粥、小米粥……,換了我都不可能這樣的。天冷了,找兩件舊的秋衣秋褲,用一點棉花,一條小棉褲和一件棉坎肩就出來了,這棉花做的衣服的舒適程度可是在商場買的衣服所不能比擬的。



    再過兩天,三姐就要來了,要給我們帶不少東西。從兒子開始加輔食到現在,吃的雞蛋,絕大部分都是三姨給買的土雞蛋,每到假期時就千里迢迢地送來,或者由別人捎過來。



    妹妹家和我住在同一個城市,從我懷孕就開始跟著擔心,因為她這個姐姐是高齡孕婦,所以為我幹這幹那的。在我反應比較重的時候給做吃的,那段期間,就愛吃妹妹炒的菜。臨近預產期時,妹妹就守在我家,發現有了生產徵兆,給我洗澡,陪住院——連她的姐夫陪都不放心。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實施了30年了,不知啥時候會改變?如果不怕我和瑞爸丟了工作喝西北風,我真的很想很想生二胎,而且,我要給兒子生個妹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