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職場近視眼」患不得

如何在招聘會上盡量節省成本,找到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如何在「供大於求」的就業局勢中「笑到最後」?可銳職業顧問中心首席職業顧問卞秉彬認為,每位畢業生在出門之前,不妨先想想——如何讓招聘會「為我所用」

  莫患「職場近視眼」

  由於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不少畢業生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覺得只要先找到工作就萬事大吉。有的人甚至不惜以放棄專業方向為代價,如物理系學生應聘公司文員、學教育的做起了業務營銷……

  卞秉彬認為,這種以短期的職業回報為導向是不可取的。一般來說,學生在找工作時不應放棄所學專業,那畢竟是自己經營了數年的「資本」,一旦放棄將造成極大浪費。最好是保持專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找不到完全對口的工作,切忌「南轅北轍」,可以調整一下,打個「擦邊球」,找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一旦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做回老本行」。

  另外,貪圖高工資或者穩定工作的心態也是不可取的。畢業生在選擇工作時,應更加看重該工作是否能夠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該工作崗位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積累自身的工作經驗。因為在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中,豐富傑出的工作經驗才是最為「重量級」的砝碼。

  選擇「專業化」招聘會

  綜合招聘會、專場招聘會、外資招聘會……各型各色的招聘會呈現在眼前,叫人眼花繚亂。可是有些招聘會,由於患上了「利潤近視眼」,一味追求收入而缺乏專業的組織和招聘形式,往往掛出「穩定工作」、「熱門行業」的招牌,應聘者卻無甚收穫。那麼,如何鑒別招聘會的「含金量」,卞秉彬先生認為,專業型招聘會是比較理想的模式。

  求職的畢業生最需要知道他們將來的僱主是誰,與綜合招聘會相比,專場化招聘會注意把相關專業的學生和相關行業的用人單位「請到一起來」,如此,求職者和招聘方「志趣相投」,自然比較容易「打成一片」。

  職業顧問建議畢業生,如果某個招聘會上企業來自「三教九流」,崗位類型雜亂無章,那麼可以考慮不參加。而有些招聘會「形散神不散」,與自己的專業十分契合,那麼值得一去。因此,畢業生可以多參加以「職種定義」為導向的招聘會,比如「IT行業招聘會」、「營銷招聘專場」等等。有些專業招聘會由於針對性強,運作成本高,可能採取收費形式,畢業生不妨「破費」前去,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招聘現場「學經驗」

  在幾次招聘會上筆者注意到,總有一些畢業生由於缺乏應聘經驗,「不敢」主動去接觸招聘人員,或者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會讓對方反感而喪失工作機會,所以只遞上簡歷就「逃之夭夭」。

  招聘會不相信「沉默是金」。職業專家提醒畢業生,遞簡歷的同時應主動與招聘人員進行溝通。這不僅能夠鍛煉自己主動「進攻」的勇氣,還可以在對方的回答中,現場瞭解企業和崗位的性質,作為應聘的一手資料,和其他的應聘資料一起進行評估。

  與人力資源顧問的對答,是應聘者掌握溝通經驗的絕佳機會。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使一次應聘未能成功被錄用,也可以聽取別人的意見,瞭解自身的不足。同時,在招聘會上要注意搜集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崗位信息,特別是一些之前沒有列入考慮範圍的職業,在下一次參加招聘會前把簡歷做足做全,爭取更完美的自我呈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