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

家長聲音

  讓孩子向自己學習

  曹鋼:

  「身教勝於言傳」。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榜樣。比如,每逢孩子戰勝一次挫折,家長就可以指導孩子把事情記錄下來。這樣,當孩子以後面臨挫折時,家長就可以提醒他看看這些記錄,向自己學習。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做孩子的「顧問」,教給孩子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但最後還應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實施。

  理性評價孩子

  睿思媽媽:

  心理學上,有種被稱為「孔雀心態」的現象也正是如此。這些孩子通常比較爭強好勝,非得事事都爭第一,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聯想到很多人在遭遇挫折時一蹶不振,甚至以自殺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事不宜遲。

  作為家長,要抓住有利的時機,讓孩子正視挫折。比如,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有些家長急於把孩子抱起來,還拚命地跺跺腳,指責地板的過錯。實際上,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我覺得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勇敢地爬起來。如果摔得很痛,讓他們痛痛快快地哭幾聲也沒關係。對稍大的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學學象棋和圍棋等,在下的過程中,不斷地承受失敗和勝利。有時候,家長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創設條件,讓他們嘗嘗失敗的滋味。

  在失意時給予足夠的愛

  清漪:上次,女兒幼兒園評選「微笑天使」,她沒有評上,非常非常傷心。我足足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才撫平她那顆受挫的小心靈。其實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愛。同時,作為家長,我們要平和地對待孩子的榮譽,孩子得了獎固然可喜,但父母也沒必要心花怒放,適當還可低調點,但孩子失敗了,受挫折了,這時要引起重視,特別是當孩子已經盡力而為了,我們可以適當地獎勵她,鼓勵她,讓她知道父母並不是因為她的優秀而愛她多一些,而是時刻關心她。

  那天我女兒非常失落,第二天我就帶她上書店買書作為獎勵,因為她在幼兒園都挺乖的,好像效果不錯哦。

  

  專家觀點

  設置障礙給孩子「加點鈣」

  劉鵬志

  上世紀70年代,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全國聞名。在當年那些出類拔萃的「神童」裡,就有今天的微軟全球副總裁、IEEE最年輕的院士張亞勤。但在當時,全國大多數人都只知道有一個叫寧鉑的孩子。二十年過去了,寧鉑悄悄地從公眾的視野裡消失了,而當年並不知名的張亞勤卻享譽海內外,這是為什麼?

  歸根結底,是他們抗挫能力的差別導致了今天的差距。因為成長過程過於順利,致使寧鉑很難有勇氣面對失敗。大學畢業後,寧鉑雖然強烈地希望報考研究生,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自己的希望。因為他太害怕失敗了。而張亞勤在挫折面前勇於進取,不怕失敗,從而鑄就了他今日成就。

  「挫折教育」其實就是使孩子不僅能從外界給予中得到快樂,而且能從內心激發出一種自尋快樂的本能。那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對孩子保護有加。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其實,一個人受點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處。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煉意志、提高適應力的好方法。

  其次,父母要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挫折障礙。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麼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束手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些障礙,或對孩子的要求說「不」,以此給孩子「加點鈣」。

  第三,父母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採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例如,當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時,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別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麼?」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戰勝困難的願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抗挫折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第四,在孩子失敗後,要溫情地鼓勵孩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對孩子來說,家人的溫情與支持是信心的來源。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多麼希望孩子能一切順利,但是挫折卻像影子一樣跟隨著孩子的一生,我們只好把它當作生活裡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父母更應看重孩子的心靈,用溫情去溫暖孩子,對孩子進行引導,避免挫折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第五,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偉人傳記。讀得多了,就感覺到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戰勝挫折的過程。和偉人比起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實在算不了什麼。偉人是在大海洋裡與大波大浪搏鬥,而我們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園裡划船時遇到一點小浪。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勇於面對挫折的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