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走出陪讀的誤區?

龐大的陪讀大軍
觀察一下我們的周邊,陪讀現象已然成風,家長陪做家庭作業、陪著看書、陪著上培訓班,從幼兒園、小學,甚至到中學、大學,陪讀已經司空見慣。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好的學習習慣,能考出更好的成績,能抵制各種誘惑,能按照自己設想的藍圖發展,對孩子的學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陪伴。甚至有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上演了新版「孟母三遷」,舉家離開原來的住所,來到孩子的學校周圍,全程陪讀。
據中國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統計顯示,我國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讀的現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讀的比例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一項對670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顯示,近五成小學生回家做作業需家長陪伴,36%的學生需要家長監督,僅一成小學生回家後能獨立完成作業。
〔案例1〕楊陽,小學三年級,男。作業拖拉磨蹭,沒有家長在場督促,作業做到晚上11點都還不能完成,家長因此不得不每天陪著做作業,才能保證其完成。一旦離開家長的視線,楊陽又開始磨蹭了。
〔案例2〕周婷婷,小學四年級,女。自幼開始學習小提琴,因年齡小,父親每次都是接送並且陪練,常常是老師講了後,父親回家再講,並在婷婷練習時不斷提示,父親說該怎麼拉了,婷婷便怎麼拉。慢慢地,婷婷拉到某一個地方,即使會,也要停著等父親的提示,再接著拉。上小學後,這種情況同樣地遷移到學習上,父親輔導婷婷做作業,到某一道題上,要父親提示該做什麼了、怎麼做,婷婷才會做。
「我們是4:30~6:30外公外婆陪讀,晚飯後由我和老公接管繼續陪讀,反正是全家圍著她轉!」類似於這樣的帖子在網上屢見不鮮。
  作業太多和孩子習慣太差是家長認為孩子需要陪讀的主要原因。「不該叫陪讀,簡直應該叫陪綁,不陪的話,不知道要做到夜裡幾點睡覺!」一位五年級家長說,臨近小升初,女兒的作業越來越多,本已放棄的陪讀生活又重新開始。
「一會兒要簽字,一會要默寫,還要批改,小人自己怎麼搞定呀!」家長不僅要簽字,還要在作業本上寫上「在家長的監督下默寫出」或「在家長的監督下跟讀磁帶30分鐘」。「你說不陪,能完成老師的任務嗎?」二年級孩子的母親李女士說。
而更多的家長卻和案例1中的情況類似。監督孩子是家長認為陪讀的重要意義所在。

正確看待陪讀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來栽培孩子的幸福。」家長督促孩子學習本無可厚非,但過度地插手監督容易導致孩子過分依賴,不利於其能力的發展,造成分數高的假象。畢竟,學習能力的發展要靠孩子獨立思考來完成。
如果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起,父母每天都必須督促查作業、討論做難題、幫助背課文,那麼到孩子高中畢業,父母要賠進多少時光呢?其實,陪讀並不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唯一良策,也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
陪讀容易造成「能力缺失症」。
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來說,陪讀只能讓他們的能力更差。人的社會能力,幾乎都是後天形成的,而逐級的學校教育,都是讓孩子形成和完善這種能力的有利契機。倘若家長不離左右地陪讀到他們學業結束的「終點站」,其結果只能是使他們的能力日益弱化,甚至根本不具備。而這只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處在劣勢。
小梁的媽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陪讀,如今孩子已經考入一所不錯的大學,按理說,小梁媽媽也可以光榮「退休」了,誰料,孩子三天兩頭打電話回來訴苦:學校裡的飯菜不合口味,寢室裡的同學難相處……甚至,每次放假回來,帶回來的大包小包竟然都是穿髒的衣服、襪子。現在,小梁媽媽正在猶豫,要不要去陪兒子上大學?而一些少年天才,如魏永康、嚴永明等被研究生院退學的案例也足以說明,陪讀是造成孩子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全程陪讀,其自釀的苦果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陪讀容易造成「精神缺鈣症」。
堅強的意志是孩子在克服困難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習本身就屬於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因此也是意志鍛煉的過程。如果學習時父母陪讀的話,孩子往往稍有困難就求助於父母。而父母為減輕孩子負擔、縮短他們的作業時間,也會把答案和盤托出。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當一個人習慣了事事依賴別人,那麼他就無法心理「斷奶」,無法自立自強。
六年級小威的媽媽後悔地寫道:「當初為了幫助孩子,我選擇了陪讀。沒想到,六年陪下來,孩子什麼都依賴我。」二年級學生方方的外婆也向老師大吐苦水:「我們方方腦袋瓜挺聰明的,可就是不愛思考,一有困難就問我。不告訴她,就生氣。」方方外婆不知道,孩子的偷懶、不愛思考正是自己每天在旁邊「陪」出來的呀!
嬌生慣養使得一些孩子沒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做事優柔寡斷,不能獨自面對問題。家長應該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敢於面對、勇於負責的精神,對孩子不要一切包辦,不要讓孩子在 「呵護」下失去飛翔的能力。
陪讀容易造成「高原性心理」。
高原性心理是指,因缺少自由、信任、尊重及不寬鬆而產生窒息感,導致心理內壓較大的現象。不少家長認為,自己陪在孩子旁邊,他肯定會集中注意力做功課。其實不然,因為這時孩子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身上,唯恐自己的行為違反父母的規定,受到批評,反而分散了做作業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孩子的躁動和不安,影響了學習、思維和正常的生活秩序。  過分的關注讓孩子感到緊張和壓力,一點點問題立刻被放大,讓孩子習慣有人提示。
鑫鑫是個調皮的男孩子,他渴望課餘能夠和小夥伴一起去踢球,可是又怕爸爸那雙眼睛:「每天爸爸都像對待特務那樣監視我,即使他在看報紙,那雙眼睛也始終盯著我。我整天生活在他的眼皮底下,沒有自由,更沒有快樂,我哪裡還能一門心思讀書呢?」家長的陪讀,除了無盡的愛,也夾雜著巨大的壓力,使孩子因產生「高原性心理」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陪讀也不例外。對於部分學生來說,家長的陪讀可以說是必須和應該的。比如,有的學生自控能力差,沉溺於網絡或遊戲,放鬆學習,成績急遽退步,這時候家長選擇陪讀,監督孩子認真學習,是有一定效果的。
晨晨的父母經營著一家火鍋店。因為一直忙於生意,忽視了孩子的學習,更確切地說,是忽視了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每天都是在店裡打烊之後例行公事般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上自己的大名。晨晨對待學習的態度也和他的父母一樣,心不在焉,例行公事。直到六年級,晨晨的新班主任到他家家訪,提醒晨晨父母孩子即將升入中學,該關注孩子的學習了,他們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在與班主任充分溝通後,晨晨媽媽決定從店裡的生意中解脫出來,一心一意地陪著孩子學習。連晨晨雙休日上興趣班,媽媽也在教室後面聽著,以便回家給孩子適當的輔導。除了陪讀,媽媽也十分注重與晨晨及老師的溝通,取得老師的配合與支持。一段時間下來,效果很明顯。晨晨除了在學習成績上明顯進步以外,學習習慣也大為改觀。更重要的是,因為感受到媽媽的關愛,晨晨變得更樂觀、更積極了。
還有一些年齡偏小的孩子,在習慣養成的初期階段,家長的陪伴能讓孩子的學習更加順暢,也能讓孩子的習慣養成得更好。
返回列表